逛街囉~~~~

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

【三代同堂或同鄰資料】(轉貼)三代同鄰「一碗湯不會冷掉」的距離

三代同鄰「一碗湯不會冷掉」的距離
July 27, 2008對門太近了 隔層樓最好 六樓住女兒 管功課 八樓「阿嬤食堂」 九樓住兒子 供咖啡 記者金武鳳 才藝班老師周餘淑和老母親、弟弟三家人,同住一棟大樓的六、八、九三個樓層。這樣相隔兩、三層樓的距離,他們滿意極了。 吃飯時,大夥兒上媽媽家的「大食堂」搭伙;孩子做功課,全在周餘淑家由她督導,弟弟家是大家的聯誼廳。周餘淑戲稱這是「公社型」生活,資源共享,且保持有禮貌的私密距離。 周家本住嘉義,周餘淑和弟弟周餘鴻大學畢業後,先後到台中市謀生並成家。十年前,周餘淑先住進南區某大樓的八樓。九樓住戶要移民賣屋,她鼓勵弟弟接手,住得近有照應。周媽媽常由嘉義來台中探親,在兒女慫恿下,也移居台中。 不過,周媽媽很有個性,不想插手兒女家中生活。周家姊弟合資為媽媽在同棟大樓買戶小公寓。周餘淑說,最初,媽媽的房子是在八樓和她對門,一年多來,媽媽有事、沒事,就會過門「突擊檢查」,甚至盯著對門,查看她家大小生活作息,壓力很大。 周餘淑說,「對門的距離還是太近了」。所以當六樓有人要搬家,她就以「換大房子為由」,搬到樓下去,和媽媽保持兩層樓距離。 周餘淑說,這種「有點黏,又不會太黏」的相處之道,讓家人有「距離上的美感」,關係更融洽。她舉例說,以前對門住,大門像隔間,媽媽上門叮嚀東、叮嚀西,還常和孩子搶電視看,「媽媽很時髦,愛看撞球及摔角」,一有轉播,就霸著看視,不管孩子哀求要看卡通,彼此難免有摩擦。 這種緊張關係,在拉開一點點距離後,彼此有迴旋空間。 多年來,周媽媽是兒孫心中的「守護者」,孩子忘了帶鑰匙出門,有阿嬤家當中繼站,上班的大人不用手忙腳亂。而且,「阿嬤食堂」終年無休,姊弟兩家人,加上哥哥、妹妹寄居台中的孩子,總共十四人,再晚回家都有熱騰騰的飯菜吃。 開才藝班的周餘淑自然負責各家小孩的功課。她家有個大書房,晚飯後,兄弟姊妹的孩子全集中做功課,不准賴皮。孩子多了用功的同伴,感情特別好。 弟弟周餘鴻擅長泡茶、喝咖啡,休閒就上他家去。 家人住得近的好處是,手足天倫得以延續,不因為離鄉就業中斷,附加好處是節省開銷。周餘鴻說,原本「三家三個灶,如今只需開一灶」,水電、瓦斯和伙食費當然省多了。 【2006-06-05/聯合報/A10版/話題】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三代同鄰 「一碗湯不會冷掉」的距離 老顧小省下保母費 第二代專心拚經濟 照應父母又不彼此干擾 有點黏,又不會太黏 地方新聞中心記者╱專題報導 「要和父母住多近?」這是許多新人決定踏入禮堂前,要問的重要問題,早已取代「要不要和公婆住?」的傳統考量。為兼顧奉養高堂和幼兒托育,愈來愈多人選擇和父母「比鄰而居」,住同一社區、同一大樓、同一街上,維持「有點黏又不會太黏」的親密,照顧得到又不互相干擾。「三代同堂」式的折衷家庭,遂派生出「三代同鄰」的新型態。 在高職教書的黃正雄,住的地方和父母家不超過五百公尺,每天帶著老婆和三名孩子回老媽家吃晚飯,為的就是讓老爸天天都可以看到孫子,「如果臨時有事無法回老媽家,還得事先請假呢。」 台東縣政府農業局畜產課長吳子和與父母隔街居住,他的房子是婚前,爸媽為他買的。他和太太及孩子幾乎天天到阿公、阿嬤家報到。他說,父母身體不舒服,他馬上可以察覺;父母也真能含飴弄孫,又不會被小孩吵。 不同住免得看不慣 「老一輩與年輕一代的觀念畢竟不同,不住在一起,可以避免『看不慣』,給彼此一個空間。」吳子和說。 六十五歲老人獨居或是老人只和配偶居住的比率正逐年上升當中,據統計,一九七六年全台只有一萬一千戶是老人戶,到了去年增加為九十萬戶。 數字顯示的是,許多老人不再和子女「同戶」;數字沒顯示的是,在獨居之外,許多子女選擇隔著各自的兩扇大門、獨立門戶的方式,和父母比鄰而居,照養老人家。這是獨立時代,但人們對「療癒系」家庭的需要不曾稍減。 「祖孫三代住得近,彼此有個照應,可節省保母費,讓第二代專心拚經濟。」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彭懷真說,還有父母更「周到」,子女買新屋時,乾脆長輩付頭期款,但求住得近,「不須晨昏定省,只要眼見為憑。」 隔扇門婆婆不好插手 彭懷真說,祖孫三代不住在一個屋簷下,住在樓上樓下、同個社區,解決了婆媳間結構性心結。住在彼此獨立的相鄰空間,婆媳兩代各擁一家,沒有第二個女人的陰影;「跨越一扇門後,婆婆總不好意思插手,學會尊重子女的空間」。 從父母角度看,社會福利保障不周,對晚年照顧問題不安,是促成三代同住的主要原因。對子女來說,雙薪家庭的家事、育兒需要有人幫助,加上住宅取得困難、節省家計開支,傳統三代同堂的經濟誘因,在現代並未遜色。互利互惠是同住推力,然而在一個屋簷下同財共居,代間差異更易凸顯,親情反倒成為不可承受之重。 少蔥少鹽就到隔壁拿 八十歲的劉趙金桃和二兒子劉長青住在一起,大兒子與三女兒就住在隔壁,當左右鄰居,四女兒離她住處不到廿公尺。五戶人家各自開伙,卻合訂一份報紙。劉家人說,這樣除了互相照應,還節省開支,那家缺了蔥、鹽等日用品,就到隔壁拿。 教職退休的七十二歲何老師,每天練瑜伽、游泳,忙得很,她不准兒子結婚後住在家裡,但也要求兒子不能離她太遠。「媽媽會越來越老,總要有人關心吧。」她要兒子在附近買房子,「有空的時候幫你們一點小忙可以,可別指望我當台傭!」 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吳玉琴指出,對於老人居住安排,學界近年頗為推薦老人家與子女「隔鄰而居」的模式,住同一棟的不同樓層,或者是同一個社區裡,日本老人福利學者就提出:父母與子女住多近?最好是「一碗湯不會冷掉」的距離。 保持距離三代更和樂 各自獨立門戶,也可保有各自隱私及生活方式,現代年輕人需要較多隱私空間,年輕一代可以避開長輩掌控教育、生活等可能的衝突,「保持距離」的安全關係,有助於三代同堂相處時的和樂氣氛。 某種程度上,地理位置也標示著心理位置,在疏離與靠近的兩難選擇中,三代同鄰似乎是新家庭觀的均衡點。 【2006-06-05/聯合報/A10版/話題】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捷運夫妻 3天住娘家 4天宿婆家 兩家剛好在捷運兩端 四老輪流帶小孩 很公平 記者梁玉芳 雜誌主編陳思容和先生結婚後,不曾有過「自己的家」,因為兩人每周三天住娘家、四天住婆家,兼顧了兩邊的老人家,兩人都可以保留童年以來的「自己的房間」;有了小孩之後,一家三口仍然兩邊逐水草而居,每天陪老人家吃飯。 許多人對「成家」的定義,就是買個新房、討個老婆,重新「起家」。但對陳思容和不想名字曝光的丈夫「老王」來說,結婚是結合兩家,變成橫跨台北捷運木柵線兩頭的「大家庭」,兩人娘家住住、婆家住住,省了背房貸,小孩同時由外婆和祖母養大。 「婆家娘家兩頭住」的方式是陳思容四年前結婚前提議的。學土木的老王說,結婚對女人的意義和男人是大不相同的,傳統上,女人是「嫁」到一個新環境,多少是「外來者」,要重新適應;現在兩人輪流住到對方的原生家庭,各自都有熟悉和生分,「很公平」。 兩邊的家長都要照顧,傳統是媳婦得搬進夫家照顧公婆,但陳思容想,娘家父母也要照顧,加上她和丈夫都不想被房貸綁住,所以兩邊輪流住成了答案。既然要照顧雙方父母,所以「買房子幹嘛?」 其實說是照顧父母,其實四年下來,是爸媽要照顧的人,由一個變成三個。 婆家娘家恰在捷運木柵線的兩頭,串起一個流動的、變換組合的新折衷家庭。「今晚去哪住?」陳思容夫婦戲稱,看哪邊的晚飯菜色佳,就往哪裡去;其實,是看阿公阿嬤的行事曆,老人家的社交活動也是挺多的。 有了小孩之後,陳思容不放心交給保母帶,反正婆家、娘家都能幫忙,輪流帶小孩,也不會讓老人家太累。 陳思容說,她和丈夫都不是很在意既定想法的人,也勇於溝通,婆婆也開明,「我是很幸運」,大家同意這樣是最適合的成家方式;或許孩子大了,會考慮買大些的房子,但目前這樣的流動家庭,就是現下最適合的形式了。

沒有留言: